星期三, 二月 24, 2010

“上海随笔”-胡宇杰


胡宇杰 (2010-02-24)

(本文刊载于24/02/2010《早报:现在》版)



  中国是我经常去的地方,无论是和家人旅行或者是参加学校交流活动。其中,上海是我去过次数最多的地方。因此,坐在前往上海的飞机时,我对这次的旅行并没有太大的期望。根据以往到上海的经验,在上海除了购物,还是购物。上海的外滩,南京路步行街和徐家汇我已经去过无数次了。但是这一次的旅行不但给了我许多惊喜,也让我发现了我心目中的另一个上海。

从“绿”到“灰”

  如果说新加坡是“花园城市”,那么上海就是“建筑博物馆”,收藏了许多现代和旧式的房子。以往我对上海那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感到非常不习惯。周围的钢筋水泥给我的感觉就像陷入十面埋伏一样,不管走到哪里除了楼房就是商业区,一点儿绿色都没有。但在上海走过了许多街道和看过形形色色的建筑后,我对这个水泥森林渐渐地有了不同的认识。你可以在陆家嘴看到豪华高级的住宅,在衡山路看到优雅宁静的老洋房,也可以在像闸北区的地方找到一些比较简陋破旧的房子。那些楼房的油漆大部分已经剥落,墙壁上也出现许多裂痕,看起来像一座座被风化的古堡。但是,房子虽然简陋,这才是一部分上海市民真正居住的地方。

  站在闸北区天目东路的天桥上,眼前的街道映入眼帘。一栋栋灰色楼房,在尘土飞扬的马路边买西瓜的老太太,桥下行乞的人,将我心目中繁华上海的绚丽色彩蒙上了灰色的忧伤。

一顿饭的威力

  上海的美食数不胜数,从街边小摊到高级饭馆,都有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只要你肯冒这个险,你就会从一日三餐中发现许多惊喜。刚到上海的那天晚上,原本打算到酒店旁边的便利店买点东西吃。结果在门口看到一条小胡同,里头有一家名叫“麻辣联盟”的小饭馆。饭馆里的装修非常简陋,但是食物便宜又可口,物超所值,也是许多打工族吃夜宵的地方。

  在上海就是这样。不管是吃川菜也好,粤菜也好,坐在餐桌前的人虽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但是吃饭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不分文化种族。因此,来自不同地方的人都可以在饭桌前谈古论今,互相交流。一张普通的餐桌也可以成为一个国际交流中心。不仅可以品尝到美食,还可以认识五湖四海的朋友。

  有一次妈妈的朋友一家人带我们去一个叫“香港粗菜馆”的地方。名字虽“粗”,菜做得却非常精致,价格也十分公道。许多香港大明星比如甄子丹,洪金宝都去那里吃饭,并和饭馆的老板合影留念。

     
  另一次,我们一家人连同不会说英文的奶奶和居住在上海的丹麦朋友一家到“宋记香辣蟹”吃晚餐。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我们也了解丹麦人的文化习俗,比如他们能喝酒,爱吃辛辣食物,性格直率开朗,什么都能说,不像我们亚洲人那么保守。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几杯酒下肚,大家都畅所欲言,连我那不会说英语的奶奶也通过我这个翻译,介绍了她过去的许多亲身经历。听着她的口述历史,仿佛走入时光机,回到过去的年代。那对丹麦夫妇也听得津津有味。我突然被眼前的景象所感动。餐桌前的人虽然来自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但是仍然能够如此和谐亲密的交流,犹如兄弟姐妹一般。如果世界也是如此,没有战争,不分种族,地球村的人民能够快快乐乐的在地球这个大餐桌前开心的用餐谈天,那该有多美好啊!

师傅,请带我去……

  出租车是上海的“流动景点”,这句“师傅,请带我去……”在这次的旅行中也说了无数次了。凡是从外地到上海的人,无论是办公也好还是观光也好,都会坐上出租车。上海的出租车公司不胜枚举。清一色的大众“桑塔纳2000”上面印着不同公司的商标,红黄白绿的使上海的马路变成一道道彩虹。

  上海的出租司机属于低收入的工人。他们的工作时间漫长无聊,因此他们会向乘客们聊天诉苦。这也许也是他们娱乐和解闷的方法之一吧。

  坐在出租车上和出租司机聊天,能够更深一步地了解上海市民的生活。就是这个原因,上海的出租车像一个时间囊一样,里面收藏着上海市民随着时代的进展而产生的快乐、烦恼,以及生活的酸甜苦辣。

令人流连忘返的城市

  从离开上海的飞机上往下望,地下的建筑变得越来越渺小,密密麻麻的覆盖着上海的土地。飞机离开上海才不到十分钟,我已经开始想念那渐渐变得亲切的上海口音,穿梭在车流之间所带来的刺激和出租司机的唠叨。我发现要感受城市的灵魂并不难,只要张大眼睛仔细观察,就能够在最平凡的事情中发现一个城市的可爱之处。

  说也奇怪,上海看似纷乱拥挤,但是它并没有让我产生反感。在上海忙忙碌碌的人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想,而且都为了生活在努力的奋斗。虽然我就像人海里的一滴水珠,但我也感受到了这个城市奋发向上的精神。我也和他们一样,正在为自己的将来而努力拼搏。





星期六, 二月 20, 2010

《逗号》阅读补贴:17-02-2010

软实力

  我跟很多国人一样,一向都为我国在世界很多排名榜上,能够名列前茅感到高兴和骄傲。但隐约间却会担忧:我们在向美好前景冲刺的过程当中,是否会遗落掉什么?

  昨天一名已经毕业了7年的学生约我吃饭。与他的一席谈话,让我深感(1)。

  我这学生拿了荣誉学位,在一家规模甚大驻本地的美国公司工作了6年后,决定重返校园,(2)我校与中、韩国两地的名校联办的三地双MBA文凭管理硕士课程。

  我们昨天见面时,他刚上完上海的学段,回来过年,接着又要到首尔上课了。我问他有何心得?他说(3)很大。在师资和学术知识方面,并不觉得与当年上大学时有很大的差别,但真正让他感到震撼和觉得(4)的,是他在跟同学们交流时所学到的软技能 (soft skills)。

  我说,软技能如个人情商、沟通技巧、人际关系等的重要性,我们早几年就知道啦,在课堂上也常强调。

  不,学生说。其实这几年我们新加坡人一直学习和强调的软技能,主要还是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来看的, 所以我们跟西方国家如美国、欧洲人做生意打(5),宛如自家人。殊不知我们已(6)失去亚洲人本能的软技能,一直到我与中国、韩国人交流,才悟到自己都不像是个东方人, 这不只是会不会说自己的母语,或是懂不懂亚洲文化的问题。

  譬如,西方讲求透明、精辟、准确,“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软技能不会要求我们改变事实,只不过讲话的(7)和态度要配合场面。但是东方的软技能就比较多层面,即使答案是“不是”,对方心里也有数,但就是不能点破,要给对方一个希望,哪怕这希冀是多么的(8)和不可能,让对方抱着这万万分之一可能会是“是”的憧憬,也是一种礼貌的态度。
  其实,学生口中这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并不(9);但令我振奋的,却是这话是来自我们新加坡第三代国人口中,这是当我们在很多硬件设施和实力上什么都不缺,都取得世界等级的时候。是的,软、硬实力对一个国家来说,就像是(10)飞翔鸟儿的双翼,我们唯有领悟到软实力跟硬实力是同等的重要,才能够远瞻前方,继续迈向进步的道路!

改编自2月4日《早报》现在   文/蓝璐璐
 

Q1 请为文中空格处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1) A激动 B苦恼 C欣慰 D无奈
2) A报读 B研习 C研究 D学习
3) A收入 B获得 C收成 D收获
4) A望尘莫及 B受益匪浅 C多多益善 D举足轻重
5) A交流 B交往 C交通 D交道
6) A渐渐 B缓缓 C频频 D通通
7) A语言 B语气 C语感 D语句
8) A渺小 B渺茫 C盲目 D空洞
9) A新潮 B新奇 C新颖 D新式
10) A腾空 B升空 C放空 D凌空

Q2 请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以下各项不属于软实力的是哪一项?
   A文化  B传媒  C制度  D国民生产总值

Q3 作者的学生工作6年后重返校园读书,和读大学时感觉一样吗?

Q4 我们新加坡课堂上学习和强调的软技能有什么特点?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Q5 请举例说明“软技能”在东西方实际生活中的不同之处。

Q6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真正令作者感到欣慰的是什么?

Q7 你认为对个人来说,软技能还是硬实力更重要?为什么?

星期六, 二月 13, 2010

学生作文校外投稿




  去年,中文部将几位同学的作文投寄到海洋出版社,参加他们的征稿活动。结果,共有4篇作文甄选成功,获得出版机会和稿费,他们是去年中四高级华文班的胡宇杰和王平,以及中二高级华文班的黄世杰和朱祈华。
高年级文集:
低年级文集:
黄世杰:


朱祈华:
















































新春庆祝活动(12-02-2010)


















新年筹备活动(11-02-2010)







圣若瑟书院教师专业进修讲座



课程:巧用数码利器,加强听说能力

主讲者:华文学习研究院院长蔡志礼博士和李前南副院长

日期:2010年1月29日

时间:下午2时45分至4时45分。

   1小时半演示与讲解,半小时交流,共2小时。

地点:圣约瑟书院临时教室1

讲座负责老师:李碧脩老师



讲座重点:

  以“通过数码科技辅助学生提高口语与聆听能力”为主题,讲解与示范如何将数码科技的优势融入教学中,从而全方位有效地加强学生在华语听说方面的信心和能力。

1.课程(校园网络广播的架构原理与运作模式)

2.硬件(数码照相机、数码录音机、手机和笔记型电脑)

3.软件(学习与纠正语音的配套、文本拟真朗读系统、语音编辑器)

4.课件(以数码优势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教材与教案)

5.资源(善用大量有用的网络教学资源)

6.答客问


主讲者简介:

蔡志礼博士

华文学习研究院院长


  蔡博士从事语文教学事业与华文教学科技钻研长达十五年。曾获南洋理工大学海外奖学金与国立教育学院杰出教学奖。他拥有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研究所硕士与博士学位、新加坡国立大学教育硕士与中文系荣誉学位。曾任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教学科技助理院长,华文学习科技研究室主任和语言科技副总裁。他也是我国纳丹总统、李光耀资政和国防部长张志贤准将的华语导师。除了主编《学语致用:李光耀华语学习心得》中英文版外,主编丛书包括《创意思考与资讯科技》和《多元智慧岛》,并与李前南先生合著华文电脑科技导航丛书《英文 XP ,华文笑嘻嘻》。

  在文学的疆土上,他是全国青少年写作促进会副会长、南洋理工大学“文坛新秀”写作计划创办人、新加坡少年作家文选《少年行》主编,东南亚文学奖、新加坡文化奖与大专文学奖评审、新加坡千禧年诗选编辑、全国书籍奖得奖诗人。

  2006年3月他与李前南先生联手创办华文学习研究院。


李前南副院长

华文学习研究院副院长


  前南大中文系毕业生,曾任前南大书法学会会长。由于长期埋首钻研,因此精通多媒体数码科技。他献身华文教育二十余年,曾任中小学教师、中学部门主任、课程发展署编写员、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讲师、全国华文教学数码资源中心“数码河山”总监、国立教育学院华文学习科技研究室副主任,以及语言科技公司科技总监。由于在应用电脑辅助华文方面贡献卓越, 2000 年荣获第一届全国华文教学科技贡献奖。出版的重要著作为 与蔡志礼博士合著华文电脑科技导航丛书《英文 XP ,华文笑嘻嘻》,他也是《学语致用:李光耀华语学习心得》中英文版数码光碟的监制





星期四, 二月 11, 2010

林玮哲-105








  我的姓名叫林哲炜,是我爸爸取的。哲字代表见识多广,炜字则有光明的意思。



  我是个活泼,开朗,又健康的人。我的爱好可多了,比如说运动,玩电脑和读故事书等等。这些都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就拿运动来说吧,为了锻鍊我手和足部的肌肉,和六腹肌(我还没练到家),我每天放学后都会跑个八百公尺的长跑。除此之外,我也会踢足球和打篮球,增强我跑步和跳高的能力。



  电脑,现在的年轻人似乎一刻也离不开它。当然,我也会玩些益智游戏,像是踩地雷,钢珠球等等。但是,我最喜爱的电脑游戏非战略游戏莫属了。这大概是因为我喜欢发号施令吧!战略游戏训练到我的领导能力和应变能力,必须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胜利。



  啊,对了,可不能忘记读书了。我最喜欢读的书是金庸小说的名著。《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笑傲江湖》。这些书用了很多佳言绝句,使我收获不少。可是,我的坏习惯总是有的,不愿在此文章中详加说明。我希望能改善我的坏习惯,成为一个比较符合我名字的人。



  还没结束呢,我上有哥,下有弟,我排行老二。我和我哥哥弟弟的爱好不同,我喜爱运动,但他们两个是能动就不动,身材可以和肉球相比。我跟我爸最合得来,他也是个运动好手。我爸功课也很好,曾经在奥林匹克数学比赛得过奖。我希望长大后能跟我爸一样,成为国家之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