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十二月 26, 2007

潘昭铭(334):我国年轻人不懂得以礼待人


多读多看别人的作文,可以从中得到灵感,可以从中学习;如果更进一步的发现别人写作上的错误,那不更证明了自己的进步吗?
同学们,带着学习与批评的求学态度,阅读以下的作文吧。

潘昭铭(334)

  有人说:我国年轻人不懂得以礼待人,我本人并不同意这个说法。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与坏的一面,不能因为觉得一些年轻人没礼貌而一口咬定多数的年轻人都不懂得以礼待人。凡是都要从多方面去看。

  我们不是经常看到一些年轻人在巴士上会站起来把位子让给那些年长人士或孕妇吗?有时当我们过马路时,我们也会看见一些年轻人扶着老婆婆过马路。这些都一直发生在我们的周围,只是我们没有刻意地去注意罢了。

  我本身也亲眼见过一位年轻人帮着一位老婆婆。我记得这发生在两个月前的一个星期天。当时天空乌云密布,好像随时都要下一场倾盆大雨似的。当我在巴士站等巴士的时候,我看见我身旁的不远处有一位老婆婆。她一手握着菜篮,一手拿着袋子,一步一步地慢慢走,不时还望一望天空。当天越来越暗,大雨随时会降临时,一位差不多十六岁的男生不小心把老婆婆撞倒了。他立刻帮老婆婆捡起菜篮,一面捡一面道歉。这时一声雷声响透了整片天,只见那位年轻人从背包里拿出伞来。他还来不及开伞,大雨便降临了。只见他一手拿着雨伞替老婆婆遮雨,一手在捡地上的东西。

  当他把东西还给老婆婆时,他也把雨伞给了老婆婆,还向她说了几句话,便往巴士站跑来,全身都湿透了。我心里不禁十分的佩服他。(老师按:以上一段以上的文字,变成了叙述文,讲起故事来了,和文章要求不符了。)他大可捡起东西后掉头就走,或他也能不理会那老婆婆。但他都没有这样做。这不就是以礼待人吗?他的热心,他的行为都是发自内心的。有新加坡的年轻人做出那种热心的事,那么这句话:“我国年轻人不懂得以礼待人”,是否应该考虑后再说呢?

  当然,光看一个例子是无法断定的,我们不妨从这个例子想一想。会有这种行为都是因为父母与学校各方面的教导有方。既然学校是不会也不能教导学生不良的东西,那么,问题就在于家长这方面了。如果有人说我国年轻人不懂得以礼待人,而父母又不能成为年轻人学习的榜样,那么,我们是否该检讨那些为人父母的或是责备那些年轻人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