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宇杰 (2010-02-24)
(本文刊载于24/02/2010《早报:现在》版)
中国是我经常去的地方,无论是和家人旅行或者是参加学校交流活动。其中,上海是我去过次数最多的地方。因此,坐在前往上海的飞机时,我对这次的旅行并没有太大的期望。根据以往到上海的经验,在上海除了购物,还是购物。上海的外滩,南京路步行街和徐家汇我已经去过无数次了。但是这一次的旅行不但给了我许多惊喜,也让我发现了我心目中的另一个上海。
从“绿”到“灰”
如果说新加坡是“花园城市”,那么上海就是“建筑博物馆”,收藏了许多现代和旧式的房子。以往我对上海那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感到非常不习惯。周围的钢筋水泥给我的感觉就像陷入十面埋伏一样,不管走到哪里除了楼房就是商业区,一点儿绿色都没有。但在上海走过了许多街道和看过形形色色的建筑后,我对这个水泥森林渐渐地有了不同的认识。你可以在陆家嘴看到豪华高级的住宅,在衡山路看到优雅宁静的老洋房,也可以在像闸北区的地方找到一些比较简陋破旧的房子。那些楼房的油漆大部分已经剥落,墙壁上也出现许多裂痕,看起来像一座座被风化的古堡。但是,房子虽然简陋,这才是一部分上海市民真正居住的地方。
站在闸北区天目东路的天桥上,眼前的街道映入眼帘。一栋栋灰色楼房,在尘土飞扬的马路边买西瓜的老太太,桥下行乞的人,将我心目中繁华上海的绚丽色彩蒙上了灰色的忧伤。
一顿饭的威力
上海的美食数不胜数,从街边小摊到高级饭馆,都有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只要你肯冒这个险,你就会从一日三餐中发现许多惊喜。刚到上海的那天晚上,原本打算到酒店旁边的便利店买点东西吃。结果在门口看到一条小胡同,里头有一家名叫“麻辣联盟”的小饭馆。饭馆里的装修非常简陋,但是食物便宜又可口,物超所值,也是许多打工族吃夜宵的地方。
在上海就是这样。不管是吃川菜也好,粤菜也好,坐在餐桌前的人虽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但是吃饭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不分文化种族。因此,来自不同地方的人都可以在饭桌前谈古论今,互相交流。一张普通的餐桌也可以成为一个国际交流中心。不仅可以品尝到美食,还可以认识五湖四海的朋友。
有一次妈妈的朋友一家人带我们去一个叫“香港粗菜馆”的地方。名字虽“粗”,菜做得却非常精致,价格也十分公道。许多香港大明星比如甄子丹,洪金宝都去那里吃饭,并和饭馆的老板合影留念。
另一次,我们一家人连同不会说英文的奶奶和居住在上海的丹麦朋友一家到“宋记香辣蟹”吃晚餐。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我们也了解丹麦人的文化习俗,比如他们能喝酒,爱吃辛辣食物,性格直率开朗,什么都能说,不像我们亚洲人那么保守。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几杯酒下肚,大家都畅所欲言,连我那不会说英语的奶奶也通过我这个翻译,介绍了她过去的许多亲身经历。听着她的口述历史,仿佛走入时光机,回到过去的年代。那对丹麦夫妇也听得津津有味。我突然被眼前的景象所感动。餐桌前的人虽然来自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但是仍然能够如此和谐亲密的交流,犹如兄弟姐妹一般。如果世界也是如此,没有战争,不分种族,地球村的人民能够快快乐乐的在地球这个大餐桌前开心的用餐谈天,那该有多美好啊!
师傅,请带我去……
出租车是上海的“流动景点”,这句“师傅,请带我去……”在这次的旅行中也说了无数次了。凡是从外地到上海的人,无论是办公也好还是观光也好,都会坐上出租车。上海的出租车公司不胜枚举。清一色的大众“桑塔纳2000”上面印着不同公司的商标,红黄白绿的使上海的马路变成一道道彩虹。
上海的出租司机属于低收入的工人。他们的工作时间漫长无聊,因此他们会向乘客们聊天诉苦。这也许也是他们娱乐和解闷的方法之一吧。
坐在出租车上和出租司机聊天,能够更深一步地了解上海市民的生活。就是这个原因,上海的出租车像一个时间囊一样,里面收藏着上海市民随着时代的进展而产生的快乐、烦恼,以及生活的酸甜苦辣。
令人流连忘返的城市
从离开上海的飞机上往下望,地下的建筑变得越来越渺小,密密麻麻的覆盖着上海的土地。飞机离开上海才不到十分钟,我已经开始想念那渐渐变得亲切的上海口音,穿梭在车流之间所带来的刺激和出租司机的唠叨。我发现要感受城市的灵魂并不难,只要张大眼睛仔细观察,就能够在最平凡的事情中发现一个城市的可爱之处。
说也奇怪,上海看似纷乱拥挤,但是它并没有让我产生反感。在上海忙忙碌碌的人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想,而且都为了生活在努力的奋斗。虽然我就像人海里的一滴水珠,但我也感受到了这个城市奋发向上的精神。我也和他们一样,正在为自己的将来而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