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后,雾把整片海带走。
隔音的青岛这个时候看不到人,听不到扩音机重复着烦躁的报告,也没有人问你搭不搭船。最后,连靠海的腥味也嗅不到了。
中国很多地方都有故事,有自成一格的典故,不小心踢到一块石头都可能是历史。这么劳师动众的沉重名片,多了滥了,很难不令人感到厌烦。
当地人最常向外来人这么介绍:如果你没到过某个地方,就不算到过这个城市……除非梦游,不然我的双脚的确是走到了这里,只是不喜欢走别人的地图和过度包装的历史。
前两天下午到迎宾楼,有人拍戏挡了游兴,导演东拉西扯,演员还敬业。家具移到适合的角度,来看从前的房子的游人被要求停止不动,先要在二楼等导演喊camera。很多时候,在中国是谁敢,谁就可以暂时操控一切。没有人对故居被怕戏的人践踏表达不应该,也没有人介意时间被人切割掉一小块。
面对别人的理所当然,我只好认输,于是搭出租车离开。司机听我的口音,知道我是外地人,问我对青岛的印象。有点失望,我说,我看到海里飘浮着塑胶袋和保特瓶,还有好多好多烟头。
鱼是不抽烟的,我说。司机马上推说,丢垃圾的肯定不是青岛的居民。我微笑点头。
你会再来吗?他问。我礼貌地说不知道,可能换个季节吧。他赤着脚开车,心里不踏实,说:“下次你来,着我做你的导游怎样?”
工作的关系,我到过中国大大小小不同城市,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地方,也都不爱别人的地方。所以垃圾都是外县市的人丢的,都是管不到无奈。
Claudine 在我们的blog里留了一篇非常Claudine的文字,我怕同学们没有注意到,便特别的提出来放在这里,相信Claudine不会介意吧?
请注意阅读她的文字,有她强烈的性格因素,相信认识她的同学都能体会到。看来,我要做个专栏特约,邀请Claudine长期供稿了。
这样的文字,我喜欢。你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